作者:庄晨、朱晨
或许是名字中带了一个“松”字,冥冥之中便注定他要和植物打交道。32年来,他一直从事花卉园艺和盆景制作,能鉴定原生态乔、灌、藤、草近干种。在方寸之间修剪大美,用作品与自然对话。他就是镇江花卉园艺高级技师、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储晨松。
一路钻研屡获殊荣
能被称为“大师”的人,肯定得有两把刷子才行。而当记者走近储晨松,发现寻找到的不仅仅是“刷子”,更有成为大师的原因。
言谈举止豁达、风趣,透着技术工作者特有的智慧,这就是储晨松给人的最初印象。
说起对花卉园艺的喜爱,储晨松说,这和自己的母亲有很大的关系。“我母亲在一家厂矿企业里从事花房工作,耳濡目染之下,我也对花卉园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。”
17岁开始储晨松喜欢上了盆景。盆景和养花有何不同?储晨松说:“盆景是一种艺术品,要懂盆景材料和养护知识,松柏类、杂木类,很多很多。还要花时间去感受和领悟大自然的景物,研究搭配、构造,要懂美,要有悟性,要有耐心,还要能吃苦。一样都不能少。”
不知道是天生有悟性,还是特别能吃苦的缘故,储晨松对盆景艺术的理解比一般人更为深刻。
1992年,他参加了全国花卉盆景知识培训。也是在那一年,他应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邀请,经过初赛、复赛,他的作品《玉女妆成》在中国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盆景名花研讨会和走向世界“中华杯”盆景精品大赛中,荣获全国盆景三等奖。这一年,储晨松22岁。尽管拿了奖,但生活中因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,曾一度让他觉得有些尴尬。“谈恋爱的时候,要介绍自己的工作,那时候还没有花卉园艺师的说法,只能说自己是养花的。”储晨松笑着说,自己在别人的眼里相当于“无业”。
从被人误解,到国家认可的一项职业技能,一路走来,储晨松也见证了花卉园艺师这一职业社会地位的变化。而持续不断的专注和追求,也成就了储晨松,一系列的荣誉纷至沓来。2007年获第五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二等奖,2008年获“江苏省技术能手”,2010年获“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”,
2012年获“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”,2013年获“全市技能育徒名师”,2014年获“镇江市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”。尽管获得了诸多荣誉称号,但他眼中的自己就是个“花匠”。“即使获得再多荣誉,这一点也不会改变。”储晨松说。
无私传授专业知识
2012年成立储晨松技能大师工作室之后,他领导的团队还承担了技术革新、“名师带徒”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任务。
2013年9月,由储晨松策划、设计的京口特教花卉园艺基地落成了,从温室到平台每一盆花卉都精心地安排,爬藤植物的设计、花卉品种的鉴定、基质土壤的配制、盆景的修剪,无不浸入他的心血。同时,他还为京口特教中心的师生编制了园艺课本,希望能够帮助这里的教师和学生。
此外,他还承担了江苏省花卉园艺师(工种)五级至三级题库、卷库的编写工作。卷库的考核内容,突破了以往的考核模式,着重于技能考核与操作,使得理论考试成为技能考试的总结和延续,让参加考核及培训的人员在系统学习中,熟练掌握技术技能,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最佳融合。“3600道题目,36万字,每天晚上忙到12点多,全部手写,再找人录入电脑。”当回忆起这段经历,储晨松的眼里有光。“作为一名技能人才,首先要品德高尚,甘于奉献,愿意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他人,在讲授的过程中,自己的技能水平也会提高;反之,保守,不愿意传授技能,是没有发展的。”储晨松认为,技能人才在练就绝技绝活的同时,不可忽视理论学习,而更重要的是“修德立身”。
因此,他将自己的园艺造型修剪绝活——顶端优势造型修剪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花卉园艺从业人员,培训花卉园艺从业人员1650多名,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达18300多人次,极大地普及花卉园艺相关知识及花卉园艺职业技能标准。
做盆景需要工匠精神
采访中,储晨松的一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:“好的园艺师在修剪、造型植物时,要懂得尊重自然。师法自然才是园艺的最高境界。”
在储晨松的工作室,记者看到了他的“心病”——一株15年树龄的黄杨。因为始终不能找到让自己满意的造型,索性让它恣意生长。储晨松说,这要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,早就没有耐心,沉不住气了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对于“慢”有了不同的理解,
“慢是优雅,慢是一种人生的哲学。”在他看来,盆景是时间堆砌的艺术,是有生命的,做盆景要耐得住寂寞,对待盆景就像对待孩子一样要有耐性。盆景不仅为一种制作的技艺,更是一种能净化人精神和思想的悟道,盆景艺术是一种载体本身能进化和变化的艺术,通过对一盆活体的交流和体悟,让人对大自然的生生不息、造化神奇生出敬畏之心。“每个盆景作品的诞生都要二三十年的时间,它需要盆景艺人沉下心来去创作,急不来。”如今的储晨松,依然每天扑在他的盆景园里,一刻也不放松。在他眼中,盆景艺术没有尽头。